接连甩卖资产,王健林还是“上不了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涉及的金额约为162亿元,被执行的企业为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股权穿透,该公司才刚成立两个多月,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王健林。
据了解,此次股权被冻结的原因或与民生银行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有关。
不过,据最新消息,万达已经与银行就纠纷事宜协商一致,被冻结的股权也将很快解冻。
市场原本以为,2023年末万达商管的对赌压力基本消除后,王健林可以长吁一口气了。不曾想,仅3个月后,万达的危机警报再次拉响,本次股权被冻结再度引发市场对王健林财务状况的担忧。
“卖卖卖”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
2016年,正值地产高光时刻,即便市值高达2000亿港元,王健林依旧认为万达商业被低估,选择从港股退市,转战估值更高的A股,私有化资金则由中国平安等想要分一杯羹的资本方承担。作为制约,王健林签下对赌协议,若两年内无法在A股上市,将回购全部股权。
可“退市容易,上市难”,万达商业登陆A股迟迟未果,随着赌约到期,2018年王健林又找来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巨头”,接下原联合要约人的股份,同时签下2023年上市的新对赌协议,如果不能于2023年底成功上市,万达商管集团需向上市前投资者支付约300亿元的股权回购款。
2021年,王建林决定改变策略,将万达商业运营业务注入新成立的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启赴港上市的尝试。同时,对赌金额也达到380亿元,作为新金主的太盟投资集团,约180亿元的投资额,占到了近一半。
可王健林又一次失败了,珠海万达两年递交4次递表招股说明书,都没有闯关成功。2023年底,随着对赌的再度到期,曾高喊“不会丢掉商管业务”的王健林,最终还是放弃了对珠海万达的绝对控制权。大连万达对珠海万达的持股比例从超过70%降至40%,而太盟等数家现有及新进投资人,则持有股份60%。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珠海万达商管冲击港股IPO迟迟未能成行,为缓解对赌压力,王健林也开启了“卖卖卖”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万达已累计卖出14座万达广场。除了万达广场外,万达酒店、万达电影等资产近期也被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王健林最终还是割掉了“心头肉”—万达电影。根据公告,万达投资将万达电影51%股权转让予儒意投资,转让价款共计21.55亿元。
分析认为,王健林“卖卖卖”的背后,正是当下万达所面临的资金紧张的困境以及珠海万达商管短期在港股上市无望又面临对赌协议回购压力有关。
王健林的危机似乎仍未解除
2017年年初,在海外收购一向一帆风顺的王健林第一次遇到了麻烦。大连万达集团拟斥资10亿美元收购Dick Clark Productions,Inc.全部股权的交易破裂,交易崩溃的原因是收购资金以及来自中国监管层的审批问题。
2017年6月,网传银监会要求部分银行排查包括万达集团在内的五家公司境外融资支持情况及风险分析,并重点关注所涉及的并购贷款、内保外资等跨境业务风险情况开始,万达系遭遇“股债双杀”,股价大跌;7月份,银监会要求对万达在海外的六个项目严格管控。
2017年7月19日,王健林宣布637.5亿元卖掉13个万达文旅城和77家酒店,尽管王健林表示这是万达转型轻资产的战略之一,但外界依旧认为这是王健林为了偿还银行贷款而不得不做出的举措。
2018年1月20日举行的万达年会上,王健林用一句话总结过去一年的经历:“2017年对万达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经历了风波,也承受了一些磨难。”
在某种程度来说,2017年王健林应对资金困局的决断速度和果断远远超出同行。只不过,这两年的房地产境况,验证了现实永远比预测的更残酷,碧桂园、恒大、融创等先后遇到危机,巨大的偿债压力正从四面八方袭来,债务压顶的房企被一种窒息感所笼罩。尽管如此,即使在房地产最风声鹤唳的时候,市场仍对王健林具有前瞻性,早早“瘦身”拍手称道,认为他可以安然度过这场地产劫难。
然而,时过境迁,现实却不是这样,谁也没想到,“断臂求生”的王健林,会继续出售优质资产。本以为在珠海万达商管上市对赌危机解除后,万达能够走上正轨,但是万达系的资金紧张状况并未改观,万达仍在困兽犹斗,和“难兄难弟”们一样,争取能活下来。
2023年末,万达商管子公司6亿美元债调整还款方案获债券持有人通过,该债券到期日由2024年1月29日调整至2024年12月29日,展期期间分四次还清。
目前万达商管存续债券9只,存续规模69.0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有18.78亿元;境外债方面,目前万达商管存续美元债3只,存续余额12.4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将有两只美元债到期,到期规模达9.4亿美元。
而去年以来,万达集团接连爆出的股权冻结事件,反映出王健林正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目前,王健林正通过加速甩卖核心资产来回笼资金、缓解债务压力。但从万达集团动辄百亿级的债务规模来看,仅靠出售资产恐怕难以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为了应对企业债务危机,出售资产无疑是万达回笼资金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只不过,在一直卖卖卖后,万达究竟还有多少辗转腾挪的空间?同业的优秀生万科正在“拼死一搏”,而万达的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