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170-6437-9666

舆情应对问题与建议

  2008年以来,在历次网络舆情风波倒逼和舆情研究培训机构的引导下,部分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危机应对意识、公信力修复水平和网络执政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进入2012年,随着意见表达群体及其表达渠道的日益多元化,“黄金X小时法则”、“速报事实、慎报原因”、“不失语、不妄语、不诳语”等传统应对理念和策略有的因相对宏观而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因缺乏应对的整体连贯性甚至使应对工作反而成为舆情反弹的重要源头。

  为此,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在梳理研判上半年舆情热点事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响应、回应、调查、处理、修复五个舆情应对基本环节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变事后临时应对为长期常态应对的具体建议,供地方政府尤其是政法和反腐败部门作舆情决策参考。

  响应环节是指事件发生伊始,尚未进入更多网民和媒体视野,没有引发广泛关注的阶段,也是地方政府正本清源、将舆情应对关口前移的关键环节。在公信力自上而下逐级递减的当下,其响应速度、层级和态度都是决定此后舆情走向的重要因素。

  回应环节:打开天窗说亮线日起,《人民日报》推出“透视回应‘零信息’”系列报道,会诊政府应该怎样回应、信息公开应该怎样推进,引起广泛关注。这里所说的“零信息”,是指有关部门在舆情事件发生后,未公开发布与事件相关的有效信息。具体来看,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发生后根本不作回应,面对质疑三缄其口,也就是采取所谓的“鸵鸟政策”;另一类是看似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回应,甚至还不止一次,但所回应的内容多为空话、套话,虚多实少,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因此也被视作“零信息”回应。

舆情应对问题与建议

  在负面信息不断滋生的互联网时代,通过调查核实澄相、平息质疑,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舆情应对过程中的常态工作。调查主体的中立地位、对待调查对象的态度、调查工作的效率、调查结果的公正,往往成为影响民意波动和公信力修复效果的关键。

  今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决定于3月至10月联合开展“另案处理”案件专项检查活动。舆论对此寄予厚望,称其为“大快人心之举”。借此次专项检查活动的东风,媒体将一些本已淡出公众视野的“另案处理”旧案重新挖掘出来,追问时隔多日为何其仍处于“另案不理”之中?这一现象表明,在舆情应对过程中,处理环节同样不可掉以轻心。舆情应对部门还要树立长效应对意识,不要抱有“舆论不过一阵风”的侥幸心理,不要以为前期处理完了,留下的尾巴就可以不再过问。这里我们将处理环节分为处理对象、处理程序、处理依据和处理结果四个方面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所列出的舆情应对环节中,修复处于最后一环,但最后的并非最不重要的。事实上,这一环节才是真正能够检验舆情应对部门诚意和态度的。通过对这一环节的观察,即可看出舆情应对部门是在应付还是应对,是单纯为了应对而应对还是为了真正解决自身问题而应对。

  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政法机关和反腐败职能部门而言,瞬息万变的舆情风波既是对自身公信力的挑战,也是提振部门形象、建设和谐公共关系的契机。改变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提升网络执政水平,主动、正确引导舆论风向,扩大官方话语权,彻底打通官民舆论场,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需要构建不以领导的决策意志和职位变迁而转移的舆情应对长效机制。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反腐倡廉网络舆情》2012年第25/26期年中特刊

400-885-9575

服务热线

400-885-9575

扫码咨询 快速出方案

扫码咨询 快速出方案